“击鼓传花”式的资金运作本来就是违规的,相关担保公司监管缺少或放任自流的做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追索重压也就成为了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命运的诚信试金石。不能直面问题的,就会选择自杀、“跑路”等方式。而能够直面的,都仍在积极地履行相应的担保责任:有的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组织了讨债清账队伍,去相关企业索账,将收到的不多的钱款全部用于还债;有的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则签下无限责任书,把20多年办企业累积起来的动产和不动产悉数用于担保。
目前,大部分钢贸行业的老板们都身处困境,仍有一些企业家挣脱了枷锁,摆脱困境再度崛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坚持用诚信打造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积极配合银行,积极投入到再创业中去,用再创业得到的资金还清债务。共同坚持、维护这种风气才能看到行业复苏的那一天。目前,钢贸商们可以采取的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本轮资金缺口中,业内的企业都遭遇了一些困难。困难多的企业或债务缠身、或歇业倒闭;困难少的企业或理清大部分业务,或裁员瘦身———辞退员工、伤害员工切身利益的做法常常无法避免。
长期不善经营固然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但一时的资金运作失误更会让企业九死一生。“鼓声”停止的那一刻,承接风险的最后一家企业不但要偿还本金,还要赔偿层层叠加的高额息差。于是,当最后接盘者无力偿还本金时,负有联保责任的一些企业在同样的财政政策下也失去了担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