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钢铁企业一直是满负荷生产,产量居高不下,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2013中国的实际粗钢产量8.37亿吨就比同期的统计产量高出5800万吨,因此,陈克新认为,如果2014年的统计粗钢产量为8.2亿吨的话,实际粗钢产量将在8.8亿吨左右,距离9亿吨只有一步之遥。
钢铁行业在这一年也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产能过剩继续加剧,钢价跌回十年前,环保的力度在继续增加。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高压力,“三高一低”成为钢铁行业的新常态。不过展望2015年,随着铁矿石的供应继续加大,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
2014年,在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带动国外钢材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大增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需求不旺的困局。日本与欧元区国家也将进行更大力度的货币数量宽松政策,美联储也可能放慢加息的步伐,而国内钢材价格还将继续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中国钢材出口还将保持较大规模。陈克新预计,2015年全国的钢材出口量将在9000万吨左右,折算成粗钢产量接近1亿吨。
尽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拉动了用钢需求,但经济下行的压力继续加大,制造业、房地产等复苏缓慢,钢材需求增长空间仍然有限。下发了各省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其中关于钢铁行业的目标任务为:淘汰炼铁产能1900万吨、炼钢2870万吨、焦炭1200万吨、铁合金234.3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在关于“钢铁工业的严峻形势与新变化”的报告中指出,2014年9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992万吨,这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后期钢材社会库存量还将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便在于当前钢铁流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的问题,企业只能利用自有资金来进行货物流转,钢贸商已经淡化“冬储”操作,王国清说,在当前春季行情不明朗、企业资金依然紧张的前提下,2014的冬储或许仍将稀少,钢材社会库存还将进一步下降,或将创下6年来的新低。
以钢铁大省河北为例,他们在执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方面十分坚定。根据他们的预案,到2017年,河北省将压缩钢铁产能6672万吨、粗钢产能6726万吨。今年以来,河北在2月和11月两次在全省展开了化解钢铁产能的“周日行动”,共压缩了炼铁产能1127万吨、炼钢产能829万吨。许多不合格的钢铁生产线、高炉、转炉等均在行动中被拆除。要达到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相关环保标准要求,钢铁企业吨钢环保平均投资需达到220元~250元,占行业平均吨钢生产能力投资的6%~7%。同时,吨钢环保运营费用约140元,占吨钢生产成本的4.7%。在某种程度上,或将起到缓解钢铁供需矛盾的效果。这对整个钢铁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但更是机遇,使更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转型,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转型重生。
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下跌,使得钢铁企业成本明显下降,盈利出现好转。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92.8亿元,实现同比增长71.3%,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上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