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释放约0.9万亿元的资金。央行放水,一大目标是解决“铁公基”的资金来源问题。另一方面,银行方面消息,2015年新增贷款将进一步超2014年的9.78万亿元,达10.5万亿。这也远超2009年“4万亿元”时期的9.5万亿元新增贷款。这对钢价的刺激与带动值得关注。但是在供需格局未改的情况下,价格或难以维持,钢价或再现从年初跌至年尾的现象。出口方面,受退税政策影响,今年国内或难保持2014年的出口量。因此,2015年钢材需求仍难言改善。
低增长——生产消费量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低效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困难长期存在。低价格——钢价总体处于绝对低位。高压力——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金融环境不利于钢铁产业,资金压力较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三是钢铁产能并未有实质性的缩减,而需求又较为疲软。
债务明显削减,企业财务费用明显下降;二是需求回升,钢价维持在成本之上,且具有相当长的稳定性;三是内需增量不足的情况下,出口弥补,且增量足以抵消国内消费增量不足的部分。显然,企业债务在钢企低利润的情况下削减无望。需求方面,房地产企业进入正常利润时代,投机资金疯狂进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国内房地产需求增速下行,因此只有依靠基础建设项目。
巴西淡水河谷,因巴西雷亚尔贬值以及利率暴升,2014年净利润为负,依然明确表态不会减产。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与新交所掉期应声下跌。这让矿价的成本支撑愈加疲弱。高债务与低成本,让国外矿山在2015年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压产措施,矿石供需矛盾也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部分高成本矿山将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钢企也会随着矿价的低位徘徊而获利。但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其成本支撑较弱,钢价的节节下移又减弱了市场采购的预期。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钢厂利润难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