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际市场价格也开始回落,但仍较国内价格有一定优势。鞍钢国贸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出口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的价格高低。在今年第四季度之前,国内钢材价格难有明显回升,因此,预计高出口的状态将延续到第四季度。去年以来,针对我国钢材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频繁出台。据统计,目前涉及我国钢材产品的正在应诉、磋商中以及即将发起的贸易摩擦案件共有20起,且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如美国对我国碳钢合金盘条展开的“双反”调查,很多钢铁企业不得不选择退出美国长材市场。今年上半年,多数贸易摩擦调查都在进行过程中,有一些调查尚在酝酿之中,还没有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出口订单。虽然钢材出口企业主动调整了区域结构,加大了向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力度,但我国对部分国家的钢材出口量在短期内大幅增长,使暗含的贸易摩擦风险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目前,拉美地区对华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已经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相同价格水平下,出口到韩国的钢材在结汇时能获得几个百分点的收益。在当前微利经营的背景下,这样的利润空间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位钢铁企业国贸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此,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多数钢铁企业纷纷扩大了出口的规模。企业人士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一家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国贸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从6月份签订的出口订单来看,七八月份的钢材出口量仍将维持高位。预计下半年,每个月的订单水平都将维持在五六月份的水平上。”
在考虑出口利润时,会将通过出口贸易融资获得低息贷款节省的资金成本一并计算在内。由于国际贷款的利息远低于国内贷款,这也刺激了对低成本融资需求非常旺盛的中国钢铁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出口贸易中去。今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过去的走强表现,开始持续贬值,最大贬值幅度达到3.68%。与此同时,人民币相对于一些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货币贬值更加明显。以中国钢材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韩国为例,今年初以来,韩元兑美元累计升值4.3%,而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超过3%。一升一降之下,人民币兑韩元累计贬值超过6%。
在今年26个交易周中,有23周钢材价格下降,仅在4月上旬和中旬出现了3周的小幅反弹。而国际钢材市场的价格表现远好于国内市场。截至6月底,CRU全球钢材价格指数虽然比去年底下降了3.8%,但跌幅小于国内市场,且在三四月份呈现出一波强劲的反弹。北美市场的表现更胜一筹,从3月中旬起一直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钢铁企业对后期钢材市场的价格并不看好,希望更早地锁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沙钢国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一般出口订单以签订时的价格为准,发货周期为1~2个月,如果考虑在这段时间内国内钢材价格下滑导致的损失,出口钢材比在国内销售的利润要高出100多元/吨。”
我国向所有主要钢材出口市场的出口量全部正增长,显示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钢材出口力度。《中国冶金报》记者获悉,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相比在国内销售能给钢铁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耐磨无缝管钢铁企业对于出口部门的考核并非仅考核数量,更重要的是考核效益。日照钢铁的国际贸易负责人表示:“对于每一张出口订单,我们都会和内销进行比较,利润更高才会接单。没有利润的出口订单我们是不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