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一年钢市的变化来说,耐高温钢管钢贸商的“蓄水池”功能逐渐弱化,到现在基本上是被丧失了这一功能。尽管他们还能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库存情况,但远远不及以前那样“自如”了。至少在连续19周的社会库存下降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因库存低位而抄底,或抄底成功的了。耐高温钢管钢材市场中间的这一环节似乎在供应链中越来越没有地位,这些功能在整个钢铁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后,不由自主的向钢厂靠拢。但是,这个环节不会消失,只是目前尚未达到一定的平衡点。
新订单指数为53.7,亦达到18个月新高,表明需求情况继续好转。就业指数虽然也有所改善,但耐高温钢管依然低于荣枯线,意味着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正在减少。市场分析认为,就李克强近期的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略高于或略低于7.5%的目标都可接受,只要经济能带来新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薪水。制造业工作岗位正在减少,反过来可能意味着“微刺激”政策还会加码或加速落实。
表示工业处于逐步复苏中,稳中有进。而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今年上半年的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9%,超过了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再次验证制造业运行情况趋向良好,尽管较上年同期回落了0.1个百分点。相对对市场信心和心态有较大提振作用。而且,就当天,期货和原料市场也出现好转迹象。尽管,钢材现货市场正受资金压力“压迫”,但是,本月钢价以稳收官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从下跌的幅度以及出现区域性下跌,没有持续性下跌来看,市场操作还是相当谨慎,并没有一味的去库存,观望心理还是偏重。毕竟钢贸商手上资源也并不多。也就意味着,只要短期宏观面利好赢过利空,跌势逐步收窄,竟而达到止跌是有望的。本周钢材市场行情走势一直偏下运行,并伴随着浓郁的淡季气息,让人难以想象上周钢价才出现过上涨。或许这种“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成为了当前钢市的日常。不过,每次的上涨-回落因素各异,也有相同。
容易受到利空袭击而受挫。离月底越来越近,市场压力增大,集聚力减弱,各自操作成为主要。耐高温钢管受天气影响颇大,不少地区成交量下滑。这些基本上是市场无法控制或还不能通过此灵活运用的因素。也就是说除了能控制自身库存量外,对于其他,钢贸商已经有心无力,或只能随行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