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通常意义中理解的过剩状态而言,指的是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需求不足或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供给过剩,而这恰恰是产量过剩的定义,然而,产能过剩是否等同于产量过剩呢?产能并不能代表产量实际值,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是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因此产能过剩是一个产业长时期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伴随着这个产业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始终;而产量过剩是一个阶段性现象,是因为需求突然受到抑制而出现的短期供大于求。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近日发布2014年钢铁需求预测成果称,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钢材需求量将小幅增加,预计2014年全国钢材需求量为7.15亿吨,同比增长3.2%。
今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强劲增长,预计全年钢材出口超过8000万吨,折算粗钢接近9000万吨,那么这样算起来,国内本年度钢铁产需基本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的,年度产量方面不存在很多过剩。中国有9大产能过程的行业,他们分别是钢铁业、煤炭业、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风电、石油化工,其中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钢铁业和煤炭业。总体说来,产能过剩是在不同行业之间相继出现的,就单个行业而言,产能过剩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某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新的过剩行业又出现,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产能过剩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基本维持在75%-80%的区间,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相同的产能过剩率造成的庞大绝对过剩量使得危害性被放大,产能过剩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期的标志,是行业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阶段,我们要做的是缓解而不可能消除这种现象;同时,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的充分竞争,不过在这种环境I型啊我们需要避免恶性竞争;此外,不能将产量过剩等同于产能过剩,因为这样极易误导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