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政府工作艰巨繁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平衡和民生持续改善,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要努力实现良好开局。一要抓紧落实好已部署的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各项工作都要早作安排、紧抓快办。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跟踪和分析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二要抓实抓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春耕备耕。三要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组织好春运工作,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方便出行和重要物资运输。四要切实关心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督查力度。五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等违法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做好冬春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记者表示,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展开的一年,它将延续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使“新常态”的典型特征进一步持续;但在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房地产周期调整的进一步加大、经济低迷的进一步持续以及财务困境的进一步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异点。这就决定了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必须在全面推进改革与调整的同时,加大底线管理的力度。
从国内来看,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比较优势衰减、产能过剩突出、杠杆率高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经济金融风险不断集聚和增大。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经济体人均GDP处在4000至12500美元时,经济增速往往会显著放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今年中国人均GDP将突破7000美元,正处在跨越陷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经济的减速和换挡,既有需求放缓和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更是结构性和长期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今年的情况,我觉得一个重大的判断就是目前全球经济还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挑战还会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或者说在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实现换挡而不失速。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