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出现突击放款,可能与定向降准实施、存贷比调整预期提升银行放贷信心有关,而且这一数据也意味着信贷需求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萎缩。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下行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引发广泛关注。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71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1043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很少低于15%。例如在2011年下半年,虽然市场调整,但当时全国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在20%以上。 与铁路货运量和新增银行贷款一道,组成著名的“李克强指数”。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3%,高于4月的4.6%,同比增幅亦较4月高0.7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评论称,在中国现阶段,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同步才说明经济运行比较健康。5月份用电量增速比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全年7.5%的GDP增长目标,说明当前经济有所回暖但仍然低迷。
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1831万吨,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1817万吨;货运总周转量完成2272.89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完成2270.55亿吨公里。全路货运形势仍然严峻,日均订车与4月份基本持平,但回升迹象明显。
“为扭转局面,各铁路局(公司)全面放开装车限制,加强车流组织和空车调配,努力保证有效货源装车兑现。”该人士表示,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58332车,比4月份增加了近3000车,实现了货运装车止跌回升。大秦线运量得到恢复,全月累计完成4060.7万吨,同比增长7.4%。侯月线运量完成1535.3万吨,同比增长3.7%。5月新增信贷规模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新增信贷达8708亿元,创10年来单月信贷数据的新高。其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3479亿,中长期贷款占比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年初以来中长期贷款比例明显走高,高于2013年的26%和2012年的18%。
尽管房产投资增速下滑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超出了原来的预期。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投的两三成,且房产下滑也会波及水泥、钢材(3017, -15.00, -0.49%)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房产投资对固投的影响十分明显。前5月工业投资6349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前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53044亿元,增长14.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目前制造业整体表现都比较疲软,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工业投资也就随之疲软。
在房产和工业投资下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保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近期开通的基建项目开始多了起来。广州市上月发布8282亿元投资计划,其中交通领域各项投资总额达5548亿元,占总投资额近七成;贵州省本月亦提出,2014年~2017年力争累计完成投资6200亿元,解决该省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财政资金的到位问题十分重要。此前的5月28日,财政部公布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建工程和其他预算的支出进度。文件明确,今年一些年初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的本级代编预算,预算资金必须在6月30日前分配下达到各地区和部门,超过9月30日仍未落实到部门和单位且无正当理由的,除据实结算项目外,全部收回总预算。此前财政支出比较慢的原因多少与反腐力度加大,一些地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关。目前很多单位的财政项目都被要求“赶快花”,比如有些项目被要求6月底就完成50%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