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大幅上调增长和通胀预期,且英国高等法院裁定由议会投票决定退欧,加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令美元下跌,这导致英镑暂时苦尽甘来]
今年下半年以来,英镑可谓上演了一场惊人的“大冒险”。据
换热管检测员指出,自英国脱欧后,英镑的走势极具戏剧性,更令众多外汇交易员心跳加速——脱欧前后英镑暴跌10%,此后重归平静,再到10月因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硬脱欧”言论而瞬间“闪崩”,再到上周,剧情又瞬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英国高等法院于11月3日裁定,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款需要议会投票,这导致脱欧进程出现变数,英镑/美元短线拉涨约80点。
此后,又有英国媒体爆出一项重磅减税计划——其中最震惊的是对房产税种给出规划,即印花税、市政税、遗产税应该全部取消。这又似乎是在为推动英国尽快脱欧做铺垫。
截至北京时间11月6日18:40记者发稿前,英镑/美元报1.2517,较上周四晚间飙升1.5%。下一步,在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交织的背景下,英镑究竟何去何从?这又对于全球市场和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北京时间上周四晚6点左右,英国高等法院裁定,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款需要议会投票,并表示允许英国政府就当日裁决进行上诉。英镑对美元暴涨,最高至当晚8点的1.2475,之后小幅回落;英国FTSE100指数涨幅收窄,转为持平。
英国贸易大臣Fox在高院发布裁定后表示:“政府对法院的裁定非常失望,将谨慎考虑如何回应裁定。”英国政府也表示将就脱欧裁决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政府认为,“其他国家之前与欧盟签订的贸易协定完全可能转变为与英国的贸易协定”,言下之意正是希望表示,过早扰乱脱欧的进程打乱了特蕾莎·梅的计划。
欧元集团主席迪塞尔布洛姆表示,不希望英国法院的裁定推迟退欧流程。
其实,此前退欧到底是政府说了算还是议会说了算,一直没有定论。而当前英国最高法院批准议会可以就退欧投票,那么政府此前的退欧决定很可能会被推翻。
对此,有的资深交易员则表现得较为平静。“这其实已经在意料之中,早当英国脱欧公投结束以后,就有这种预期,”易信金融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当晚告诉记者,“英国国会内部对此始终分歧不断。”
某权威英国媒体则分析称,英国首相的第一道防线是在12月初向英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试图推翻上周四的裁决。第50条将开启为期两年的脱离欧盟进程。如果上诉失败,梅会在下议院和上议院面临数月的冲突。
换热管检测员
认为,预计上下两院的议员不会完全阻止脱欧,但他们将试图修改授权启动第50条的立法,推动首相采取“软脱欧”的谈判立场,使英国得以留在单一市场和关税联盟内。
说到“软脱欧”,与其对应的便是10月初引发英镑闪崩的“硬脱欧”。当时,本以为英镑在英国脱欧后将暂时安全,谁料英镑对美元在10月7日亚洲早盘暴跌6.1%,录得自1985年3月26日以来的最低点。
特蕾莎·梅在那之前突然在保守党大会期间宣布,英国会将移民管控作为优先事项,其次再考虑欧盟单一市场的准入。“因为低技能移民的缘故,一些英国人被挤出了劳动力市场。”她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到英国是“欧盟之外独立的主权国家”。这表明,一直在移民问题上态度强硬的这位新首相,决心从欧盟手中拿回边界管控权。
这也意味着,如果此次政府在高级法院的判决下作出了妥协,这也违背了英国政府此前的态度——“不存在有条件退出或者撤销退出欧盟的决定,因此一旦退欧原本享受的权利也将不可避免地丧失。”
当然,仍不乏观点认为——英国脱欧的收益大大超过成本。英国媒体最新爆出了一个重磅减税计划,称该计划对房产税种给出规划,即印花税、市政税、遗产税应该全部取消。该计划认为,相比脱欧后的经济发展,这些税种效率低下。有观点认为,这似乎是在为推动英国脱欧做铺垫。
不论政治局势如何令人眼花缭乱,对于交易员而言——英镑暂时苦尽甘来。
首先,高级法院裁定触发退欧程序需议会投票,加上6月底公投前英国议会议员均支持反对退欧,议会的投票令退欧进程新添变数。英国政府可以在12月初提出上诉,但被驳回的几率很大。“该消息令留欧派希望重燃,刺激英镑急升至三周新高。”
其次,央行也起了重要作用。钟越提及,英国央行在上周四晚维持利率和购债规模不变,符合预期。“不过英国央行今年不再预期再度降息,甚至暗示通胀加速上升的担忧可能在某个时候促使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因英镑在退欧后大幅贬值,该央行也大幅上调了2017年增长和通胀预期。和8月以来的声明相比,英央行的立场明显强硬。”不可否认的是,“英国经济数据持续意外走强令英央行进一步加码宽松的几率骤降,也引发英镑空头回补,推动英镑进一步升至1.25关口。”
第三,几个月来的英镑贬值本身反而也刺激了英国经济。英国10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录得54.5,录得1月来的最高水平。钟越告诉记者:“数据表明受益于英镑骤贬,英国经济表现坚挺。英镑自10月闪崩后企稳也得益于强劲的英国经济数据。”
据
换热管检测员分析指出,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是美国大选,其不确定性令美元下跌,这也利好英镑。10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重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调查,导致选情突变,市场对特朗普胜选的担忧打压股市和美元,推升英镑。
转视国内,在这个联动性不断加强的世界格局之下,欧美的变动对人民币也产生了较大的中短期影响。
自10月英镑“闪崩”后,美元指数便被动走强,不断逼近100大关,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人民币对美元也从国庆前的6.6跌至当前的6.754,其间更一度逼近6.8。不过,近期人民币的跌势已经趋缓。
眼下,英镑的强势反弹无疑加剧了美元的下行压力,这也使得人民币暂获喘息机会。此外,由于FBI重启“邮件门”调查导致美元下挫,人民币10月31日中间价大幅上调154个基点至6.7641,上调幅度为逾一个月最大。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18:30,美元指数已经跌破了97关口,报96.94。
就人民币的基本面而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则是两大“支柱”。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2016年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712亿美元,环比增长11%;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为2073亿美元,主要是境内主体积极配置对外资产。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中国的经常账户(即贸易)不存在问题,就资本项下而言,企业资本流出的动能将逐步减小,但家庭部门换汇的动能仍可能使得人民币承压。”渣打预计,美元对人民币将在2020年达6.3~6.4的水平,2016年底料为6.75,2017年底则为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