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方程式较好地反映了残余奥氏体应变下变化规律,当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判据-S值小于6.5时,残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耐磨钢管的性能显著。
本文通过对耐磨钢管合金耐磨钢性能和强韧化的研究,确定了该材料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并测定了该工艺下复合耐磨钢管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发现该类材料性能优异,能够满足中、低冲击载荷下磨损的工况要求。为了能够将耐磨钢管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按照实际工厂可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了一批耐磨钢管,并对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深冷处理。 通过对锤头材料的深冷处理发现,深冷处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略微提高材料的硬度,在不同的深冷处理工艺中,多次短时深冷处理效果最好,冲击韧性可以提高一倍以上,经过深冷处理后的耐磨钢管能够满足中、低冲击载荷下磨损的要求。
深冷处理前后的耐磨钢管在磨损试验机进行磨粒磨损试验,正压力为170牛顿,发现材料的磨损形式主是微观犁削,磨损形貌是滑痕和犁沟,没有出现塑性变形和剥落的现象,在磨损面的亚表层没有发现白层,说明耐磨钢管的韧性较好,在该磨损条件下为正常的犁削磨损,影响耐磨复合钢管耐磨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硬度。 对深冷处理前后的耐磨钢管进行X衍射分析,发现深冷处理后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数量减少,部分转变为细小的马氏体,马氏体的轴比(c/a)有所降低。推断有碳化物从马氏体中析出,并呈弥散分布,马氏体品粒变细。多次短时深冷处理后残马氏体轴比降低最多,马氏体含碳量下降最多,说明有更多的碳从马氏体中析出,马氏体韧性提高最多,但由于析出的碳化物数量有限,不能从X衍射图中得到碳化物的衍射峰。分析认为马氏体含碳量的降低和弥散分布的微细碳化物对裂纹的阻碍是材料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少量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耐磨钢管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