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钢贸事件和青岛港融资事件之后,银行对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发放贷款确实更加审慎了。对此,某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企业融资是真正用于采购和销售,还是用于房地产投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根本无法辨别。因此,银行对这些行业的贷款申请很谨慎也在情理之中。
据
耐高温钢管检测员介绍,目前银行针对钢铁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也在转型。更多是关注钢铁企业交易对象的实力和稳定性,比如采购对手是谁、销售对手是谁,通过整个交易环节对风险进行判断,这样能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仓单融资也衍生出一些新模式。比如银行对仓单的价格波动掌握不了,如果钢铁企业增加套保需求,就可以缓解银行对标的物价格波动的顾虑。据介绍,经过套期保值的标准仓单质押率上限为90%,而未经过套保的标准仓质押率只有70%。
平台经济可能是未来很多行业需要快速发展的。据
耐高温钢管检测员指出,
平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作为信息中介,不直接参与交易,通过整合资源,促成双方或多方供求之间的交易,收取一定的交易佣金,比如一些电商平台;二是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向产业链直接销售,进行销售渠道的改革。
平台经济时代,银行融资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因为平台撮合了大量的买卖和交易,汇集了交易信息,同时匹配相应的物流,银行可以通过资金托管监控交易流,以此来判断交易背景是否可靠。目前钢铁行业在转型,未来能够从银行拿到低成本资金的,肯定是一些经营比较稳定、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且专注于主业经营和创新的优质企业。
黑色系品种前期出现一波大幅上涨行情,近期随着市场转向淡季,加上商品期货市场热度降温,黑色系期货品种又领跌市场。这种剧烈波动行情,让钢企的套保操作变得更加困难。现在市场参与主体已经发生了改变,钢厂用以前的思路来做期货和现货,肯定会吃亏的。现在黑色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即便整体方向看对了,交易的过程中也容易出错。
事实上,今年黑色系这波上涨幅度大大超出了很多钢厂的预期,一些钢厂在价格上涨的“半山腰”就开始部分参与套保,由于始终坚持套保思路,近期黑色系价格也出现了回调,这些钢企在套保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的亏损。
2014—2015年国内钢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钢材价格呈现单边下跌行情,钢企套保采用粗放式操作即可。但2016年市场供需处于博弈状态,呈双边市场,钢企在套保过程中要精细化操作,这对时间和节奏的把握要求比较高。
据耐高温钢管检测员从供给方面来看,在钢厂仍有利润的情况下,钢厂复产的产能短期内不会减产或停产,粗钢产量只会趋于增加,不过增幅会逐渐趋缓。从需求来看,由于季节性淡季来临,钢材需求会环比下降,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需求环境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