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管业拥抱互联网时代的路线图:由“+互联网”到“互联网+”的嬗变。
如同国内对互联网思维存在争议那样,中国钢管业对此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有观点认为,“中国制造2025”主要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互联网+”使钢管企业信息都暴露在网上,企业会泄密等。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我国钢管行业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骨干企业已经有不少,只不过按照互联网发展趋势,要进行补充完善。然而,有些企业还处在半自动化阶段,不要说离工业4.0很远,连3.0都达不到,因而要“补课”。否则,有“互联网+”,也就有“互联网-”,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企业必将被“互联网-”即互联网浪潮所淘汰掉。
互联网一方面需要极深的产业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O2O企业已经认识到,要利用自身系统的技术优势,设计引入“分布式电商”,以ERP系统为基础与线下超市进行深度融合。其实,多年前许多钢管企业早已实施了ERP。
应当看到,钢管互联网与一般广义概念的互联网有共性的一面,即追求通用网络的实现;而制造业包括钢管互联网还有个性的一面,即坚持追求专业自治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专业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思维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