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9日该指数跌破100点之后,截至11月24日,该指数报收71点,在6个月内累计下跌29%。相比1月7日公布的135点,该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下跌47%,几乎呈“腰斩”的态势。据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数据显示,上周(11月17日至23日)以铁矿石为主的矿产品类价格指数为109.3,较前一周下跌0.5%,较年初下跌了20.4%。据中钢协统计,截至11月21日,国产62%品位干基铁精矿平均价格653.66元/吨,较月初下跌4.3%,较年初下跌了28.7%,较去年同期下跌29.3%;进口62%品位干基粉矿平均到岸价格70.57美元/吨,较月初下跌5.9%,较去年同期下跌47.3%,较2011年高点下跌超五成,创下2009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球铁矿石供应大幅增长,进口量快速增加导致库存持续高位,下游需求明显不足。李新宇表示,近年来世界主要矿商连续扩产,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巴西淡水河谷都维持高产战略,国内方面,虽然近两月铁矿石单月产量同比出现负增长,但从前10个月累计情况来看,国产铁矿石原矿量达12.58亿吨,同比增长6.4%,增速仅比上年低0.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供应量将远超需求增长。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172.40亿元,同比下降0.22%,销售利润率为0.71%,同比提高0.30个百分点。可以看到,钢铁行业虽然整体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基本处于盈亏边缘。“国内钢铁企业现在都是短库存,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让国内很多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大幅下降。”分析师张佳彬表示,有些好几年都没有盈利的企业,现在都有了盈利。这主要体现在同等货币可以购买更多钢材,因此2015年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意味着更大的钢材消费规模。
受此影响,前10个月全国粗钢产量68534.8万吨,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产量同比下降0.3%,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铁矿石需求持续低迷。前三季度钢铁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持续冷淡,从新开工面积以及土地购置面积等指标看,房地产行业复苏仍需时日;机械工业订单增长乏力,存在下行压力;汽车产量虽然保持增长,但主要用国产钢材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因此前三季度,钢铁业遭遇了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与钢铁需求强度下降的双重叠加,1至9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5.6亿吨,同比减少516万吨,下降0.9%。
在国际大型矿商产能快速扩张背景下,预计2014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将分别达到3.2亿吨、2.9亿吨和2.2亿吨;2015年,力拓和必和必拓计划产量将分别达到3.3亿吨和2.6亿吨,铁矿石供应全球过剩的局面仍将继续,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而下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房地产增速均在放缓,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8,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当前经济下行风险仍存,铁矿石下游需求难见起色,预计后期铁矿石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将继续探底。
全球铁矿石供应大幅增长,进口量快速增加导致库存持续高位,下游需求明显不足是铁矿石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未来铁矿石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将继续探底。此外,业内认为,对钢铁行业来说,铁矿石不断下跌的局势为钢价走低提供了新的空间。尽管上周央行刚刚降息,但未能明显提升铁矿石的需求预期。数据显示,青岛港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价格昨日下跌1.2%至69.58美元/干吨,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低值,本月铁矿石价格已跌13%,跌势为5月以来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