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无缝管调查员调查显示,有两则消息引起我们对欧盟这个经济共同体的关注:
一则消息是法媒称欧盟委员会6月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对外宣布:因为中国未能在近期减少其钢铁产量,欧盟将有可能在近期就钢铁贸易倾销问题对中国采取新一轮的制裁措施。多个西方政府指责近期的全球钢铁行业危机是由中国超产而造成的结果。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中国应对在这些国家中发生的钢产业倒闭和钢铁工人大面积失业现象负责。针对此种指责,北京也向欧盟提出了其打算至2020年全国钢产量减少1亿5千万吨的计划(目前年产量约为11亿吨每年),但这一方案还是不能满足欧盟方面所认为的减产幅度。
另一则消息则是英国23日举行全民公投,就英国应该继续留在欧盟还是脱离欧盟进行抉择,脱欧派胜出,英国将成为首个脱离欧盟的国家。
耐磨无缝管调查员
看到第一条消息,感觉欧盟政府和国外媒体对中国钢铁业缺乏了解,特别是统计数据理解上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在钢铁贸易和认识上的严重分歧。在此重点说明以下三点:
一是尽管由于3、4月份的大幅反弹导致原先检修停产的钢企恢复生产,但中国的粗钢产量与全球钢铁产量数据一致,同比仍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我国粗钢产量32995万吨,同比下降1.4%。
二是中国钢铁产能和产量的概念和数据需要理清。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钢铁产能将近12亿吨,但是2015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仅为8.04亿吨。由此数据可以看出,产能和产量数据的明显不同,因为钢铁产能代表的是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满负荷生产下所能生产的最大限度量;产量则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做的是加大政策引导和执行,从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进行考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但这不能等同于在直接控制粗钢产量,因为产量更多的是市场推动,市场需求放量、价格上涨、盈利空间扩大是刺激钢材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
三是上述消息所谓的年产量11万吨是2015年我国统计的钢材产量(含重复材)数据,与我国实际产量有较大出入。从我国钢材产量统计来说,有较多重复材统计,特别是板带材产品,由于深加工流程程度高,重复材种类也较多,导致我国钢材产量与粗钢产量相比有较大差异。而从我国钢铁生产数据来看,一般粗钢到钢材的生产,成材率是95%左右,也就是说2015年我国8.04亿吨的粗钢产量,生产的钢材(不含重复材)产量仅有7.6亿吨。基于重复材的统计,国际上一般采用粗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钢铁产量的基本指标。
今日英国脱欧吸引全球关注,由于英国乃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英国退出欧盟将极大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也会导致目前的欧盟28国剩余27国效仿英国退欧的可能性增加,甚至不排除欧盟最终解体的可能,而欧元区的解体可能引爆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英国脱欧将使得大宗商品承压,对于原本疲软的黑色金属产业链来说,钢铁和铁矿石价格难以在短期内走出低迷格局。
据耐磨无缝管分析师分析指出,目前,面对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需求的低迷,中国钢铁业深处“内忧外困”的困境当中。在这样的时刻,钢铁企业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以供给侧改革和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出发点,通过兼并重组、低端产能退出方式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通过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在管理、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此外,应该加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开拓多元化市场格局,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身的强大来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